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视频:李克强:过去五年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石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空前严峻复杂的海内外形势没能拂乱中国经济阵脚,反而使中国政府更加倚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从容淡定的定力谋局更具温度的发展模式。
在5日上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顾了去年工作,并对2016年及“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做了部署。报告中,对“人”的着墨之重,值得关注。
如,在总结“成绩单”时,李克强特别把就业置于显要位置,不惜笔墨地介绍这一经济运行的亮点。
又如,在坦言去年问题的同时,李克强“点名”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等两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故,直陈其“令人痛心”。
再如,在解释今年GDP预期目标时,李克强明确指出,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至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
一边是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一边却是对民生更加明确的倚重。这一比照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必然的逻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援引的这一古训,被认为是中共作为执政党的阶级性和党性的集中体现。自履职以来,本届政府坚持以增进民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去年底,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被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创新。
立足于此,便不难理解习近平有关“足寒伤心、民寒伤国”的诫告,亦不难理解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对于民生工作的“念之再三,铭之肺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对于“人的发展”的空前重视,同样有着深刻的经济学逻辑。历史与现实无不昭示着,相较于“藏富于国”,“还富于民”方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一点,在当前中国发力调整经济结构之际,更具现实意义。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服务业首次占据GDP“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66.4%。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业态的方兴未艾,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显效、发展动能“换挡提速”的生动注脚。原因何在?民富由之。
在此基础上,李克强提出,今年要着力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底气何在?民富使然。
“从根本上看,发展的不竭动力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李克强说。除了内需市场的持续扩大,“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才是中国的最大资源和优势”。
如何调动这些资源?如何使上述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政府“壮士断腕”改革的持续推进,无疑是根本之策。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基础上,李克强指出,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简政放权确保民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性空间”;通过加快国企改革,为民企等其它市场主体营造更公平的竞争氛围;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尽管面临着“不可低估”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却“越战越勇”。这背后,便是中国政府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守,而这一坚守,立足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之上。
惟此,人们才能笃信,“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进而“上下同欲者胜”。
惟此,中国经济才能“闯过关口”,实现总理所说的“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惟此,中国才更有底气对世界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