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互联网+”正式写入两会报告,李克强总理呼吁“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要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的红红火火”,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让“互联网+”一时风头无两,包含零售、美业、金融、出行、餐饮、教育、母婴、医疗、票务、旅游在内的各行各业,均争先恐后追赶风口,火爆之势与下半年不期而至的资本寒冬形成鲜明对比,2015年,可谓是一半是火,一半是冰。
用车领域作为横跨几大行业的大类,直接连接着近年大热的“汽车后市场”概念,加之受打车类软件迅速崛起的加持而备受关注,成为讨论年度“互联网+”、盘点爱用O2O不可忽视的重头戏。
打车类:滴滴优步上演“楚汉之争”
出行领域中,最火的当属打车软件,背靠腾讯的“滴滴”和阿里干儿子“快的”在2014年的补贴大战中打的不亦乐乎。而这场补贴大战,恰逢腾讯大力推广微信支付且支付宝亟需应对策略之际,于是理所当然的,打车软件成为腾讯、阿里教育市场使用电子支付的最好出口。这一仗一直打到了2015年初,正是这一年20多亿元的补贴,使用户的电子支付消费习惯快速形成。
而滴滴、快滴今年情人节的突然牵手,也奠定了2015年整个O2O市场的主基调——合并。强强联合的滴滴出行横空出世,一举奠定了其打车行业的老大地位。
与此同时,UBER带着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更加人性的产品在高补贴的掩护下,开始疯狂占领市场。在拒绝了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控股40%的要求后,滴滴和优步开始了另一场补贴战争。最终,外来和尚难念经,尽管优步的营销明显高明很多,但是中国特有的市场行情成为了不按理出牌的优步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相较之下滴滴就走的顺利多了。
打车市场格局已经清晰,滴滴成为行业巨无霸,160亿美元的估值使其成为了未上市企业中最高估值的公司之一,而优步稳居老二位置,至于其他打车软件,非死即伤,难以与滴滴优步相提并论。
二手车类:优信、瓜子、人人车“三国杀”
与打车市场相比,二手车市场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对比高频低价的打车市场,二手车市场的最大特点是低频与高附加值,因此,他们不约而同的将主战场设在了品牌广告上。
而就其广告模式上, 优信二手车选择了单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针。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当属于优信二手车3000万60秒赞助好声音的天价鬼畜广告,11位明星合奏的那一曲“上上上优信二手车”的广告语瞬间刷爆了朋友圈。随后,优信又以1.8亿拿下《奔跑吧兄弟3》的网络独播冠名权。
而与优信以点带面的模式不同,58赶集出身的瓜子二手车则选择了全覆盖的投放模式。就像赶集、58当年的广告投放一样,瓜子豪掷2亿元,无论户外、电视、视频、还是公交、地铁、楼宇全垒打,高频度、立体式、全覆盖的模式让瓜子赚足曝光率。
除此之外,找六十亿影帝代言的人人车在广告投放上也毫不手软,既有鬼畜广告,也像瓜子一般走全覆盖路线。
广告轰炸只是品牌建设的第一步,在广告提高了消费者的认知度之后,产品体验与客户服务将最终影响消费者的口碑,并以美誉度的形式反过来影响品牌的后续发展,这也成为这三家二手车企业整体实力的终极考验。
从格局上看,二手车市场是土豪的战场,没有干爹的小企业根本难以形成竞争力,优信、瓜子、人人车已经形成“三国杀”局面,谁将最终杀出重围,也许2016年才能见分晓。
停车类:格局渐成 ETCP一骑绝尘难逢对手
与打车、二手车市场难分难解的竞争格局大相径庭,停车市场虽也热闹,有竞争力的却并不多。目前做“互联网+停车”的企业少说也有100家,真正获得市场认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实在寥寥无几。
成立于2012年的ETCP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停车”企业,一直默默打磨产品,蛰伏三年后,终于在2015年迎来了爆发一年。今年6月,ETCP宣布获得了A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成为行业融资之最。随即,ETCP高举“三免政策”(免费安装、免费维保、免费升级)的大旗,横扫停车市场,一举拿下众多优质项目,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当其他玩家开始跟风“三免”时,ETCP继续抢先一步推出亿元补贴车主活动。凭借先发优势,ETCP在高市场份额、强大的停车场资源的掩护下,凭借不停车电子支付这一核心竞争力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再一次将对手甩在身后。
纵观ETCP的发展历程,也可算上应天时,下应人和。借着滴滴们的补贴大战,电子支付的用户教育已臻完成,电子支付必然是未来线上线下业务整合的大势所趋。而相比其他停车企业还停留在取卡收费阶段,ETCP不停车电子支付的良好用户体验可谓深入人心。
在智慧停车市场上,ETCP可谓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停车作为高频刚需低价的市场,与汽车后服关系密切,是其最适宜的入口。目前的停车市场格局渐成,ETCP一家独大,有望成为停车领域的“滴滴出行”。
在智慧停车领域,ETCP一路领跑,“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作为停车这样高频刚需低价的市场,停车市场的空间还有待挖掘,目前的停车市场格局渐成,ETCP一家独大,有望一举成为停车领域的“滴滴出行”。
洗车保养类:上门洗车保养伪需求 亟需模式创新
洗车保养市场的哀鸿一片让人真正感受到寒冬的凛冽。伴随着上门洗车O2O领头羊“E洗车”,上门保养行业领头羊“博湃养车”的倒下,业内关于上门洗车保养真伪需求和模式的讨论从未停息。
上门洗车保养,其业务模式并没有真正让行业更加便捷,反而增加了从业难度,属于伪需求。选择洗车和保养作为流量入口,方向没有问题,只是模式上一味靠烧钱补贴出来的市场,用户的黏性难以形成。市场证明,靠补贴而来的上门洗车保养模式行不通,市场亟需新模式的出现来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