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如何以更从聪明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作者:张晓玲等 来源:中国日报
2015-12-14 10:34:02

评论:如何以更从聪明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一名日本学生小松使用汉语在决赛中向留学生发表演讲

 

随着孔子学院走向全球,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孔子学院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但同时也招致批评,一些人评论者视之为中国政府的部门。

孔子学院发展过于迅猛,却成了其成功的受害者,遭到了不必要的关注和审查。

有鉴于此,在他国传播中国文化的希望便落在了鲜为人知的“中国文化中心”肩上了。虽然中国文化中心早在1988年就开始运营,但其重要性被后来的孔子学院项目超过。然而,中国文化中心未受到西方精英的多少批评,因为他们在公共外交中一直发挥着的作用“低调但有力”。中国文化中心数量有限,但其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方式更加成熟。

中国文化中心隶属于中国文化部,通过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避免了干预学术自由的批评。它们是通过组织文化活动的方式,致力于促进与东道主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独立中心。

中心在各国主要推广的文化内容是表演,展览,艺术节,体育比赛及其他文化交流活动,以及语言项目。虽然中国文化中心是隶属于文化部的部门单位,但其管理方式与孔子学院不同。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除正式资源外,他们还会调用非正式资源。中国文化中心利用公共外交工具,借用非政府组织的演员时会利用其与中国民间的紧密关系。

通过庆祝中国新年等活动,中国文化中心推广了不带有“官方和政治内涵”的文化产品,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他国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文化中心社会交往广泛,与支持机构也建立联系。其中包括与海外华人个人的紧密联系。通过这些关系,中国文化中心将传递给外国友人的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最大化。

但目前中国文化中心快速扩张,财政情况需要更加透明,以避免遭受控告。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说最好的公共外交来自民间。就这点而言,中国文化中心比之孔子学院更有优势,因为其与民间的紧密联系。

中国文化中心所采用的独特而成功的方式表明,应该避免“咄咄逼人”地推广中国文化,因为西方社会重视“学术自由”和“教育独立”。

 

 

关于作者:

张晓玲,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教授;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Tony Hong,宁波诺丁汉大学

(翻译:刘传坤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