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十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言。 图:新华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APEC领导人峰会返程不久,国家总理李克强旋即出席了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及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主办的第十届东亚峰会。
一直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都是这一年度会议的重点议题。中国高层领导连续到访东南亚表明东盟在地域政治中越来越重要,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这次东盟系列会议和东亚峰会有望促进东盟和中国的合作,将有助于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地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既“一带一路”倡议。该计划将惠及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此外,实施2012年11月通过的《金边发展宣言》也将深化地区合作。
更紧要的是,中国和东盟有望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的谈判。原因在于中国目前已经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升级的自贸区将提升彼此在贸易版图的地位。
这与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的发言相一致,他强调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地区合作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还强调通过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促进东盟国家间及与其他贸易伙伴间的互联互通。
这些举措对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因为东盟在一带一路中位置关键。作为邻居,东盟成员国与中国实施了许多合作项目,包括文化、科技和环境保护等前沿领域。
尽管如此,前方仍充满挑战。这些挑战只有双方合作才能解决。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首要挑战。本世纪前十年,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得到深化,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地区经济,东盟与中国蓬勃的贸易也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缓慢,但可持续且环保,其许多邻居也面临着经济问题。
另一大挑战是中国与一些东南亚国家间的海上纠纷。这些中国南海纠纷是双边的,而非区域的,但一些东南亚国家寻求东盟的支持,但该贸易集团应该促进区域合作,而非解决领土争端。
此外,美国和日本想要通过将中国和东盟间的问题国际化以搅乱双方关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次在双边及多边外交场合抛出南海问题。美国借南海自由航行的借口,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寻求菲律宾等盟友支持,以实现其“重返亚太”,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
为了化解这些分裂企图,中国应该坚持用“双轨思路”解决问题,双边纠纷应该通过双边对话解决,同时继续通过与东盟合作,稳定地区形势。只有通过“双轨思路”中国才能防止与部分东盟国家间的纠纷影响彼此间的关系,破坏贸易谈判。
关于作者:包霞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译者:刘传坤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