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笔:积极态度能强化中美关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1-20 11:13:25

在中国,众所周知,水泥一种可塑性极佳的建筑材料。但我没有意识到,它也会为构建关系提供宝贵的借鉴。

我是决心在后院浇筑一个水泥露台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作为一无所知的新手,我满心轻松愉快,完全没意识到水泥的细微差别。我以为,只要把材料倒进水泥搅拌机,加水,倒出来,然后抹平就完事了,瞧!后来我意识到,没有那么简单。

幸运的是,我的邻居——犹他州参议员柯特•布兰布尔(Curt Bramble)碰巧路过。他看到了我和水泥的战斗,便毫不犹豫地跑过来帮忙。布兰布尔从年轻起,就是水泥方面的老手。他知道浇筑一个混凝土厚板有哪些步骤,还拿来了我闻所未闻的工具。他了解水泥的特性,也知道如何跟它打交道。

布兰布尔知道需要做什么,然后便会抓住时机(不仅在言语上,更在行动上),这是他的政治策略的标志特征。他愿意一步一步,用友善风趣的语言理清细节,直到与他人达成共识。作为一名立法委员和谈判者,这一特点使他获得了巨大成功。

那个头发乱蓬蓬的吹牛大王、正在竞选总统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把自己吹嘘成一个交易高手。这恰好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特朗普谈的永远是自己。而布兰布尔谈的永远是解决方法。

几年前,在伊拉克参加新任官员培训研讨会时,布兰布尔提出了一个尖锐深刻的问题,这也是世界上每个官员都应扪心自问的:“你是想做官,还是做事?”换句话说,你是为了特权或权力来做这份工作,还是愿意维护社区与国家的利益、努力完成具体工作,只要需要,随时都会忙碌在谈判桌上?

周六,我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把布兰布尔拦截下来,当时他正要与各州的议员代表飞回美国。他们已经会见了北京、四川省和辽宁省的官员,并与官员们交流观点,探讨具体的政治细节。布兰布尔目前是美国全国州立法会议的主席。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组织,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为优先工作。

美国国会、奥巴马政府或者政治候选人们经常会对中国做出负面、无知的评论,这些评论通常是下意识的。但他却相反,成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对比。

由于这些评论,中国的媒体权威人士喜欢说,美国想唱衰中国。这是以偏概全:许多美国人希望看到中国崛起。

“我来中国旅行过5次,期间的经历与美国大选季的那些政治言辞完全不同,”当我们坐在机场的咖啡厅里时,布兰布尔告诉我。“我们开始培养理解、构建个人关系,确保一条和平与繁荣的道路。要想繁荣,中美之间谁也离不开谁。”

这是一位中国老朋友的肺腑之言。

关于作者:兰迪•怀特(Randy wright),中国日报编辑。

(译者:赵德岷 编辑:齐磊)